新建的塑胶跑道或者球场使用不就出现变形、开裂,这些问题的根源,可能就在最初被忽视的28天养护期里;今天爱上体育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水泥基础28天养护期的内在科学秘密。
1. 水化反应:强度成长的“生命线”
刚修建的水泥并非瞬间坚硬如石。水泥中的关键成分(如硅酸三钙、铝酸三钙)需要与水分子持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(水化反应),才能形成赋予水泥强度的关键物质——水化硅酸钙凝胶,让水泥基础的强度达到90%以上,满足铺设的场地的强度要求,让场地有坚实的支撑。
2. 稳定结构:告别“任性”变形
新修建的水泥基础内部结构如同一个初生的骨架,尚未完全定型、紧密连接。内部应力在悄悄释放,微观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,若水泥基础尚未成型就进行下一步铺设,后期水泥基础的微小形变会被放大,直接导致塑胶面层出现鼓包、开裂或塌陷。28天的养护,正是给水泥基础一个充分“稳定骨架”、释放内应力的缓冲期。
3. 水分控制:告别“隐形破坏者”
新水泥基础内部饱含施工时加入的拌合水。这些水分若未能充分蒸发排出,被封闭在塑胶或硅PU面层之下,将成为场地的“隐形破坏者”。高温天气下,水分蒸发形成水汽压力,极易顶起面层造成鼓包。同时,残留水分也会阻碍胶粘剂与水泥的充分粘合,留下脱层隐患。养护28天的时间,正好可以让水泥基础里面的水分蒸发至于5%以下,为后续铺设创造干燥牢固的基底。
4. 酸碱平衡:营造“友好”环境
新水泥呈现强碱性,这种高碱性环境对塑胶或硅PU材料及其粘合剂具有腐蚀性,会显著削弱粘结强度,加速面层老化剥落。28天的养护期,让水泥中的碱性物质(主要是氢氧化钙)有时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,或随水分迁移至表面析出(泛碱现象),使得水泥基础表面逐渐趋于稳定,呈现弱碱性,为塑胶面层铺设提供更“友好”的化学环境。
因此这28天水泥基础的“蛰伏期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更多知识,关注爱上体育。
上一页: 塑胶跑道怎么计算?
下一页: 塑胶跑道褪色?“颜值”暴跌?真相在这里!
请您留言
请您留言